58节关键课小学数学全掌握!朝阳这所小学的“双减”经验亮相教育部发布会 |“双减”创新案例-ag凯发k8国际
自2022年1月正式启动以来,通过自荐、他荐、媒体推荐等多种征集方式,面向本市各区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教研部门、中小学校,以及媒体记者、教育专家等征集“双减”教育创新案例
自2022年1月正式启动以来,通过自荐、他荐、媒体推荐等多种征集方式,面向本市各区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教研部门、中小学校,以及媒体记者、教育专家等征集“双减”教育创新案例。
截至3月底,已收到200多所学校300余个“双减”教育创新案例。目前,经京城教育圈和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专家初评,80篇“双减”教育创新初选入围案例接下来将参加展示和复评,结合网友投票和专家意见,主办方最终将评选出“首届京城中小学‘双减’教育创新案例”,并举办“双减”教育论坛。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双减’大变革 教育‘微创新’——回归重塑践行创新”,聚焦“双减”之下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创新实践,寻找优秀教育案例,分享典型经验。“京城教育圈”新媒体矩阵将和圈友陆续推送初选入围案例。
今天推送的是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校长陈立华日前在教育部“双减”工作发布会上分享的案例《优化学校供给 守好学校育人主阵地》。
习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学校深刻领会“双减”精神,坚持减负提质,全面优化学生课后服务供给,守好学校育人主阵地。
减轻学生负担并不意味着质量下降。学校着力打造轻负担、高质量的课堂,系统梳理小学六年的教学内容,提取学科核心知识点,整体构建贯穿六年的关键课,帮助教师和学生建立学科整体的知识网络,形成学科系统认知,掌握思维方法,切实提高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以小学数学学习为例,我们发现,学生之所出现数学学习困难,主要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不能真正理解概念、法则,找不到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学校梳理小学六年的数学教材,提取出58节关键课,囊括了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核心知识。通过关键课,教师在教学中把握住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学习中也实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效减轻了学生数学学习负担,真正实现了减负增效。
学校将课时进行统筹安排,设置了数学游戏、数学文化、数学思维等三大类拓展课程,从而让学生在游戏中爱上数学学习,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内驱力。
启动“双减”以来,学校把做好课后服务作为发挥学校育人主渠道作用,拓展学校育人空间,丰富供给体系的重要契机,统筹课内、课外两个时段,不断优化课后服务供给,努力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是做好课业辅导。在保证课内作业在学校完成的基础上,引导教师精准把握知识重难点,在课后服务时段开设“有意思”的学科课程,为学生提供配音、演说家等可选择的“作业超市”,让学生依据自身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同时注重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和引领作用,采取“集中 个性”辅导答疑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导师制”辅导,学生可以在本年级或者跨年级走班,和“导师”一起探究不懂的、有趣的问题。课业辅导的有效实施,缓解了“双减”之后家长的焦虑,吸引学生学习回归校园。
二是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挥本校教师优势,依据学生成长需要申报课后服务项目,开设了艺术、体育、科技、劳动教育等多个方面的课后活动。引入优质社会资源,变学校单一的供给为多元供给,加强与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北京服装学院、北京舞蹈学院、首都体育学院、中国爱乐乐团、中国京剧院等合作。目前,学校共开设课后服务课程40多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课后服务学生参与率达95%以上,调研显示学生对课后服务满意率超过98%。
“双减”政策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缓解了家长们的教育焦虑。面对学生和家长新的需求,我们将继续探索优化学校教育供给的举措,提供更有品质的校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