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凯发k8国际 > 教师教学 > 教学案例

工作案例丨一例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帮扶工作案例-ag凯发k8国际

发布时间

  b同学是一名新疆的少数民族学生

  b同学是一名新疆的少数民族学生。初到广东时,b同学因不适应,个性特征比较鲜明,且因自身学习基础非常薄弱,导致她大一时感到非常焦虑,尤其是数学课带来的挫败感,使得她一度想放弃学业。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是高校中既普通又特殊的一个群体,一方面,他们存在汉语能力薄弱、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不足、学习动机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他们大部分来自南疆农牧民边区,为了追求学业背井离乡,在饮食、气候等方面遇到诸多考验。大学期间虽然有一些优惠政策,但这些对于偏远地区的学生来说,不足以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学业问题更是成为了其成长成才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该案例的主要应对方式有如下三点。

  辅导员将相关情况上报学院学生主管领导,并对b同学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同时将情况汇报给学生学业与发展中心。中心主任以及学生工作部领导非常重视以上情况和问题,经与教务处沟通,决定通过任课教师辅导(学校为任课教师计算课时费)b同学数学课的方式,先解决她当下面临的学业因难问题,并持续关注其心理和思想动态。在此基础上,引导b同学了解学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帮扶政策和原则,让其认识到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将自我成长与祖国伟大复兴的光荣事业融为一体,与祖国同心同向,共同前进。

  学校实时关注该生学业发展情况,安排数学课任课老师进行学业帮扶,后来b同学以较好成绩通过了大一第一次数学考试。从此,老师们看到了b同学的变化,学习上变得积极主动,还主动报名参加了各类活动和比赛。学校也认识到少数民族学生学业问题的普遍性和共同性,在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工作队伍优势的基础上,根据少数民族学生个性特点开展了一系列“生生携手”“师生携手”“家校携手”等学业帮扶工作,并形成学业帮扶工作体系。以学业帮扶为切入点,以学业帮思想、以学业树榜样、以学业促心理、以学业推就业、以学业帮生活,达到学业育人效果。

  在推动开展学业帮扶工作的同时,辅导员融入思政教育,引导和鼓励b同学积极融入大集体,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班级的活动,积极竞选学生会干部、班干部,鼓励其在大环境中展示和锻炼自己。后来,b同学不断进步,大一时,她积极递交了入团申请书;大二时,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还竞选了班长;此外,b同学充分挖掘自身优势,积极参加了校内外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民族团结主题教育活动以及各类科创比赛。学业成绩带来的自信,让她有更多施展才华的时间和精力,她也立志要成为“广东大学生年度人物”。

  学校老师们定期走访谈话,制定了针对性和时效性更强的全日制本科生学业帮扶工作方案,专门开展了学业帮扶工作。b同学先后获得了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广东省省赛三等奖、广东省第五届新疆籍少数民族骨干大学生卓越创业训练营“我与家乡共成长”演讲比赛二等奖、校十佳大学生、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携手奔小康”征文比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职业发展大赛校级三等奖、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荣誉称号、第一届创新创业训练营“优秀学员”、“爱在广东”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微视频二等奖、“爱在广东”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主题演讲二等奖等等。大四时,b同学发展成为预备党员,还成功获得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她成为了学院第一位专业第一的少数民族学生、我校第一位获得“十佳大学生”荣誉称号的少数民族学生,也是第一位获得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她的影响下,我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学业平均绩点由1.91提高到2.62,同时,获得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占比由1%增加到5%。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和关心少数民族学生学业发展问题。少数民族学生学业问题作为高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在本科教育人才培养中极其重要。

  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寻找更广阔发展平台和空间的同时,面临着由社会环境、校园环境、生活习惯、民族语言等因素导致的适应能力较弱的问题。

  学校要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形势与政策课、国家重大庆祝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学生座谈交流会等平台,加强党史教育、爱国爱党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培养出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且综合素质高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帮扶工作中也要充分融入思政工作,加强感恩教育,以学业帮扶为抓手,灵活运用帮思想、帮心理、帮学业、帮生活、帮树模范、帮就业等“六帮”相辅相成和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形成积极有效的工作机制,讨论形成合理化的帮扶方案。

  目前,大部分高校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业帮扶主体建设方面,帮扶团队未形成帮扶网络、未形成教育合力;二是学业帮扶内容方面,帮扶内容针对性不强、深入性不足;三是学业帮扶措施方面,帮扶措施单一、帮扶工作不够精细、手段缺乏创新、未借力新媒体平台;四是学业帮扶机制方面,学业预警系统不够规范、激励监督机制不够灵活、考核评价机制不够科学。

  基于上述问题,学校从四个方面构建学困生的帮扶体系:一是通过构建帮扶网络、形成教育合力、明晰权责划分等,加强学业帮扶团队建设;二是通过加强自我调控、掌握帮扶规律,提高帮扶内容的针对性与深入性;三是通过借力新媒体独特优势构建网络帮扶平台开展“线上帮扶”,开展“生生携手”“师生携手”“家校携手”等帮扶措施有效开展帮扶;四是通过健全学业预警机制、监督激励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对学业帮扶效果进行保障等。

  结合学校实际,学校成立本科生学业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构建统战、学工、教务、招生、就业、团委、保卫和后勤等多部门参与的少数民族学生工作格局,形成帮扶工作合力。

  值得一提的是,高校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具有来自新疆、熟悉新疆、会讲民族语言、了解少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和民族政策法规、与新疆学生拥有天然的地缘亲近感等特点,而高校辅导员则更了解内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况,因此,二者可以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他们的育人目标一致,所以要切实厘清二者协同育人的主要内容,多沟通多交流多合作。要坚持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环岛上,开启多部门多形式多渠道多人员多方面齐抓共管的育人模式,以提升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育人实效。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13 14274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