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健康心得体会【通用9篇】-ag凯发k8国际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差异网整理的9篇《心理教育健康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篇一
经过上了这么多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一名大学生更要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影响因素,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与原则,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料与方法。而心理健康的人应当具备比较正确的认知、良好的情绪情感、坚强的意志品质与健康的个性心理。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
一、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
我们都是从高中升到大学,应对新的环境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例如烦躁、压抑、苦闷等,当应对自我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千万不要独自一人承受,更不要钻牛角尖,要进取主动调试自我的心理,明白适应环境;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困苦;要学会改变学习方式,使学习简便愉快,然后确定一个切乎实际的目标;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而求止,知而行之。要学会从心里去理解现实中的一切,既来之,则安之,使自我具备较强的适应本事。
二、人际关系的处理
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与寂寞,身心健康受到伤害。所以,我们大学生更要培养良好的交际本事。要坚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经过人际交往,认识到大学生的社会职责,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本事,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团体坚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恋爱中的矛盾问题
在现代大学生中恋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大学生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在恋爱中应遵循:以爱为基础,以高尚情趣为恋爱发展的动力,在恋爱中相互尊重各自的选择、自由与权利以及人格,同时信守职责,忠贞专一,以诚相待。要以理解为前提,以奉献为资料,以被爱为结果。大学生要避免恋爱的消极影响,学会运用爱的技巧要学会澄清感情价值观,做出爱的决定,注重爱的交流,并履行爱的职责。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不仅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并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健康,能够阅读相关的心理辅导书籍,有需要的能够进行心理咨询,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好自我的时间,增强自我的心理素质,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去迎接挑战。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篇二
最近我有幸参加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经过培训,我领略了心理咨询的魅力,更意识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在这两天的培训中,老师们通过个案、小故事等从理论讲到实践,讲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及在学校如何开展、实施。其中薛老师的个案让我深受触动。这是一位漂亮的高中女孩,女孩很内向,不与人交流,课堂上也不回答问题。后来妈妈和女孩一起来找薛老师,据薛老师说,女孩第一次来几乎不说话,都是妈妈在讲述:在女孩8岁的时候,爸爸出车祸突然离开了这个家,那段时间所有人都忽略了女孩的感受,没有人关注这个女孩。事情过后,女孩变得没有以前那样开朗、爱笑、爱说话了。就这样度过了小学、初中,直到高中女孩发展到不能参加集体活动,不能住宿舍,这才引起了关注。双方建立咨询关系后,薛老师让女孩做了几次箱庭,女孩在不断的叙述中自我疗愈,慢慢走出了童年的阴影。
这是一次成功的个案,我们应该庆幸女孩的情况发现及时。由此可见,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更不容忽视。心理咨询师经常说这样一句话:一切问题的根源都来自童年。请大家都来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吧!让我们更多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更好的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让他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三
20xx年10月26—27日,于xx市xx宾馆参加xx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这是我加入心理健康教师这支队伍后第一次参加的省组织的专业培训。抱着向各位前辈和专家学习的态度,我认真地参与了这次培训。
在26日上午的专题报告中,符x老师提到:教育就是把孩子培养更像他们的人,而不是更像我们的人。这让身兼班主任和心理老师的我茅塞顿开。符老师在培训中提到的雷夫的教育方法,更值得让我们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去尝试和实践,这无论对学生还是对老师都是一种成长。下午是在海经院参加箱庭体验,我们也犹如学生一样,怀着激动和欢喜的心情参与其中,无论是对箱庭室内的布置,还是对沙具,我们充满好奇。箱庭的体验,让我们每个人都有所成长。为了顾全大局,我们有所舍弃;虽然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为了顾及他人,为大家着想,我们学会了忍痛割爱……在这个过程中,成员间互相包容、尊重、配合,最终完成了我们共同的家园。用一位老师的话说:“我们无法改变生活,要学会适应生活。”也像另一位老师说的:“箱庭体验,我们痛并快乐着。”
27日,李xx教授给我们分享了表达性艺术疗法的后现代运用的案例。李教授开场给我们的四句话让我本人受益颇深:一个人做任何工作都是利己的;咨询师本身的魅力就是最好的咨询技术;再好的技术都比不上情感;说话者的本意不重要,重要的是听话者的感受。这四句话对于刚刚走上工作的岗位的我来说就好像是灯塔,这是以后道路上的方向。在一天的分享中,李教授跟我们一起分享了许多表达性艺术疗法的方法,比如,音乐疗法、歌舞疗法、绘画疗法、沙盘疗法等。在分享的过程也给我们展现了绘画疗法的魅力,在绘画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显性信息,还可以了解到隐形信息,这引起了我们每个人极大的兴趣。经验丰富的李教授还提醒我们心理健康老师应该注意: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就是陪伴者,倾听者;心理咨询师不可以为来访者做诊断。这些对于我们这些不够专业又经验不足的人来说是一种提醒。
两天,时间很短,收获很大。很感谢有这样学习的机会。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篇四
现今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教育本质的体现,而且正在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名小学高年级班主任,我常常想: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教育?如何在“以德育人”的同时“以心育人”?既然班主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那么能否将二者有机结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作了如下一些探索: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作文教学相结合想法
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利用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积极影响。同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如何,情绪高昂,则效果倍增;情绪低落,则效果微校只有靠学生内在情感动力,才能推动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小学生作文源于他们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人或事。
小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无需太多的加工润色,更无需这样或那样的删改,这就是在他眼中的事情的本来面目。从他们的作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他们对一些事情的具体看法。由此我想到把作文教学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联系起来,是可以起到教、育两不误的作用的。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作文教学相结合想法的实践
这一实践的宗旨就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向学生的日常生活渗透,与作文教学相结合”教、育共长。生活是作文的本源,离开了生活,作文便失去了源头和生命力。小学生学习写作文,主要以生活为基矗写作文的过程既是培养、提高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过程,又是陶冶、丰富学生情感的教育过程。学生的情感是作文的内在动力,而作文又是其情感的记录。因此,抓住这一切入点,将心理健康教育向学生的日常生活渗透,与作文教学相结合;把对整体学生的心理教育与个别学生的心理教育相结合。在实施过程中,我注意抓住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利用作文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力求把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学习写作文和提高认识能力是相辅相成的,高年级学生掌握了足够的字和词汇,视野逐渐扩大,能主动地观察周围的变化,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见解,对于生活中可喜、可悲、可爱、可憎的人和事都有着自己的理解方式。教学,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学是内因,教是外因,教只有通过学才能起作用,没有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毫无意义。
三、使小学生的各种活动与积极的情绪体验相结合
小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特别是在学习活动中,常常会产生各种情绪体验。经常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高兴、快乐、幸福、满足等可使儿童增强自信心,情绪高涨,精神饱满,既能提高其完成学习任务、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又能增加其心理健康,避免长期体验消极情绪而引发的种种情绪障碍。积极的情绪体验会成为学生新的活动动机,使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因此,在小学的教学中,教材和教学方法都要适合小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要帮助小学生掌握学习内容,使其经常产生成功的喜悦。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因材施教,对优等生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使其不断产生新的成就感;对差生要给予耐心细致的帮助,对他们的要求不能太高,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鼓励。
四、发展小学生的高级情感
在教育中要培养小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发展其道德感。通过绘画、唱歌、跳舞、体育竞赛、美化教室和校园的劳动、游览、参观、学习英雄事迹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小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以发展他们的美感。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小学生理智感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欢乐,以发展他们的理智感。
五、培养小学生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1、保持愉快的情绪
愉快是最有益于健康的情绪,愉快能使人在紧张中得到松弛,产生满意感和满足感,对外界产生亲切感,使人更容易与人相处。学生在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学习,会感到思维活跃,记忆敏捷,学习效率高。那么如何保持愉快的情绪?
(1)建立适当的需要。教师要帮助小学生确定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奋斗目标,切忌期望过高;要引导他们实事求是,不作非分之想,不苛求自己,尤其是优等生或争强好胜的小学生,不要为小事而过于自责,凡事要放宽心,想得开。
(2)寻找乐趣。教师要让小学生保持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对各种活动都倾注热情,积极参与,享受生活的乐趣。小学生还要培养自己广泛而稳定的兴趣,从中获得快乐。
(3)自信。自信是保持愉快情绪的重要条件。教师要教会小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学会悦纳自己、欣赏自己、肯定自己,做到不自卑、不自怜、不自责。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他可爱和可造就的一面,要经常肯定他们,鼓励他们。(4)多与人交流。许多小学生还不善于与人交流,其实小学生多与家长、教师和好朋友交流,可以增长知识,受到启迪,增进友谊,能给自己带来意外的收获和快乐。
2、控制和调节消极的情绪
教师要教会小学生控制和调节自己消极的情绪,主要有以下方法。
(1)宣泄调控。宣泄调控就是当人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产生消极情绪时,把它释放出来。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直接宣泄即针对引发情绪的刺激来表达情感,间接宣泄是通过其他途径使情绪得到释放。教师要教会小学生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可以自、已痛哭一场或把心中的不平事向教师、家长或好朋友说出来,请他们开导,也可以在他们面前哭一哭,以减轻心理压力。
(2)遗忘调控。遗忘调控就是当某种事情引起你的消极情绪时,最好能把这件事尽快地遗忘掉,不要老去想这件事。不愉快的情绪郁积于心,耿耿于怀,放不开,丢不下,只能使这种消极情绪不断蔓延且日益加重,久而久之会影响身心健康,影响学习。所以,教师要教会小学生善于遗忘消极情绪。
(3)转移调控。转移调控就是当人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时,可做一些别的事情,通过注意力转移而使消极情绪得到缓解。教师要教会小学生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不要老想这件事,可以看电影、打球、下棋、唱歌、画画等,通过其他活动来缓解消极情绪。
以上是我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感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这也是一项很讲究科学与方法的工作。我们要坚持科学的态度和遵循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结合心理学基本原理和运用科学的方法,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为较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提供现实的可能性。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篇五
青春,这是人生中最灿烂、最美好、最宝贵的年华,有如朝阳,好比鲜花,为人们所向往和赞美。然而青春期又是多思的时代,多变的季节。在这个阶段,人常常会浮动浮躁,也易出现欢喜和哀愁交织。如何面对一些突如其来的风浪呢?
一、正视心理问题,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健全人格是学生走向社会必需的一种素质,而健全人格的塑造必须遵循学生生理及心理发展的规律。高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觉醒和发展时期,他们在长大过程中,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必须依靠教师的指点和帮助。我们应变“外塑”为“内化”,掌握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丰富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对学习、前途充满信心。从现代意识、自我认知、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方面人手,教会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控制,从而形成自身较为稳定的人格特点,以期达到人格塑造不断完善的目的。
二、对青春期的学生进行心理指导,教给学生心理调适的方法。
进入青春期的高中学生,随着生理发育成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异性的好奇和对爱情的探求。他们生活经验不足,感情易冲动,自制力缺乏,极易陷入早恋的泥潭。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早恋的危害性,顺利渡过青春期,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闲谈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情绪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若能巧妙地把握时机,以有关青春期、性心理方面的知识为引导,层层分析,就会深入学生心灵,使学生从中得到启迪。此外,还有“饭偶像现象”比如“超级女生”、“追求高消费”比如穿戴名牌衣服等敏感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如果能运用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进行教育引导,其说服力远远胜过空洞的说教。
我校将青春期教育列人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范围,定期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其中包括现代的青年观,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识,观看青春期知识录像带,设计、发放、分析调查问卷等。我们以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为主题,利用多种形似组织学生座谈讨论,指导他们划清纯洁的友谊、真挚的爱情和早恋的界限,认清科学的人生观,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的志向,教育学生珍惜青春期大好时光,专心学习,让学生认识自我,做到自爱、自尊、自重、自强,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
三、架设心灵倾诉的立交桥,开展心理咨询。
人的心理活动有其隐蔽性的一面,学生希望通过咨询,尤其是个别咨询的方式来解决心中藏而不露的一些心理问题。为消除学生对心理疾病的神秘感、恐惧感以及羞耻感等种种偏见和误解,在咨询工作中我们始终遵守保密原则,一切从预防着手。教师利用个别谈话、个别教育的时机,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对部分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诱导,从而加强学生的个别教育。如对性格内向不善交往的学生可结合有关社会心理学知识、进行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的教育;对那些所谓“屡教不改”的学生则指导其进行意志品质的锻炼;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既要进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又要教给他们科学的观察、记忆、思维的方法,使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求得较大进步;对由于心理健康问题所造成的学生在情绪、性格和人际关系上的缺陷等,都应想办法帮助他们排除,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危害和后果。在进行个别教育、心理咨询时,要语气温和、态度诚恳,要选择适当的场所进行交谈。这样,会更有利地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认识自己,完善自己,促使学生自我精神保健的自觉和自我精神支持系统的完善。
四、建立新生入学健康档案及心理档案。
在新生人校后,学校每年对学生进行体检,对每一位学生建立健康卡片,以便了解和掌握学生身体发育状况。体育课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测试,学校制定出了课间操达标评分标准,设计了课间操质量一览表,从快、静、齐三方面对各班课间操的质量进行考核,由此,提高了课间操的质量,也使正处于青春期生长发育的学生得到了锻炼,更利于身体健康。
教师可以运用观察、实验、量表测量等方法了解和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建立起每个学生的心理档案。如:可以通过心理学量表测量出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性格特征、气质类型等心理特性;也可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学生的心理过程、情感意志、自我意识、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心理发展状况;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言论举止、笔记文章、行为表现等了解学生的典型心理。然后教师可采用卡片的形式建立心理档案,以便日后的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
通过上述工作的开展,使我们更加了解学生的心理、生理状态。能够既照顾学生共同的年龄特征,又兼顾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其心理变化、发展过程作系统的动态的观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篇六
20xx年的4月22日至4月26月我有幸参加了凉州区教育局组织的清华伟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远程培训。在此期间,学习了专家的专题讲座,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到了学校心理健康发展的概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实施途径和方法,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这次培训中,我们全体学员和老师都普遍产生共识:通过培训在思想认识上都有了新的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都很有帮助。本次培训时间虽然极其短暂,却撬开了我们广大教师的心灵之门,为我们教师提供了一个了解自身,完善自我的平台。
在这次培训中,我有了很大的收获,感受颇多。我将本次学习的感悟总结为如下几点: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重要。
通过本次培训,我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从无到有,从浅到深。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任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确了解和接纳自我,能正确地感知现实并适应现实,良好的适应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平衡过去。
世界卫生组织把人的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精神病学者麦灵格是这样定义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只是要有高效率,也不只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俱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也就是说,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的社会适应能力,乃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志。这也表明在教学中只讲生理卫生是不够的,对学生还必须注意心理卫生。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教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走近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扑面而来,它比过去的教育教学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更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更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更关注学生的尊严。这意味着,今后对老师的要求不仅是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为此,教师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尤为关键。
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反之则使学生惶惑不安。所以,教师自身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积极健康的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较大影响。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心理相容。一个学生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
三、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中,是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
随着社会的重视,目前学校教育已慢慢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两位专业教师的事,它还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这不仅仅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员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更需要其他各科老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两者有机结合,确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1、每一位教师在上课时都应该时刻记得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对学生要和蔼可亲,以诱发其良好情绪;善于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及时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创造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学生乐于学习;发现并表扬学生的优点,尤其是"弱视群体",更应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教育契机给予不同方式的赞许,鼓励他们进取。
2、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健康情绪,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在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四、学校还应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
学校可以联合社区等基层组织,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和睦、文明、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良好的情绪从小就占据心理状态的主要地位,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学生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为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准备。使他们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篇七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已经持续好几个星期了,虽然学习的时间不长,但对我的冲击却是极大的。其中学到不仅仅有心理学理论,还有好些教育学的方法,更有正确对待生活的方式,如怎样释放压力,调整自己心态,与他人如何沟通、如何相处的方式,建立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以健康的心态工作、学习、生活,碰到问题不消极,想办法解决。通过学习,我深深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做教育工作、是当一名好教师所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来一再强调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不能仅要让学生保持心理健康,教师本身也要保持心理健康,而这个问题一直是被我们大家忽视的。教师常常要做学生的心理工作,给学生排忧解难,而教师的心理压力又由谁给解决呢?教师这个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自身的社会角色和所承担的社会任务,和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及社会的认可的不对等,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的困惑和压力。
教师的工作环境是学校,每天和自己的上级同事,又和自己的服务对象终日在一起工作。社会分工的其他工作都是针对物品或者人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一时间段来服务,而老师的服务对象是人——成长中的人,并且肩负着指导他们成长的重任。那种八小时以外时间还在为自己的学生的成长和未来殚精竭虑的事情,是不做此项工作的人所不能理解的。做教师根本就是一个累身更累心的活计。
教师的待遇现在是提高了不少,可教师的地方依然没有提高多少。而社会、家长对教师的要求反而更高了。部分家长急功近利仅仅关注学生得的短期成绩对老师求全责备等原因,教师得不到社会的真正重视,压力太大。碍于自己的所谓“面子”,普遍的现象是有了心理问题不会疏导又不去找专业人士治疗,甚至于心理健康教育未能普及的情况下,教师有了心理障碍和疾病却不自知!积劳成疾是常有的事情,所以现在的舆论开始纷纷关注教师的”亚健康”状态,不仅是身体的,更多的问题来源于心理。那么,教师怎么样避免或者剪除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呢?
一,要开阔自己的视野,让自己的业余生活丰富起来。多用心去看看周围的事物,尝试着去做做不同的事情。当我们个体困扰,可以观观群体,比较能让人产生落差,比较更能让人寻回平衡。运动是一个调节身心的好方法,找几个朋友,在运动场上大汗淋漓后,不仅疲劳的身体得到了锻炼;看书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当自己的身心沉浸下去的时候,我们就会忘记我们自己的生活…。
二,要有知心朋友。时常和他们聊天,好的,不好的;得意的,失意的:大的,小的……把心事跟大家倾诉,是缓解心理压力的好办法。
三,照顾好家庭。什么都不顺利的时候,家是你永远的避风港湾。永远不要试着只顾大家,不顾小家。最后的可能是会失去两个家。
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体健康!重视我们自己的心理,正视我们自己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不足。希望我们都能保持开阔的心境。良好的心态,开创美好的生活。
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 篇八
一年级的心理健康课,要讲什么呢?我觉得应该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现在我们一年级的孩子各种习惯都处在养成教育进行时。有些习惯已经养成,比如每天的值日生已经能够按时值日,做好自己的事情;有些习惯还没有养成,比如,每次我走进教室,总会看到门口、过道上有没主的凳子,教室后面的大衣有的乱了,有的掉了,我讲台的桌布摇摇欲坠的,所有的这一切都没有人管,我天天说也说够了。我想,现在的孩子大都自私,对班级事情漠然置之。那就从这里入手吧,树立孩子的主人翁意识,做到事事关心,时时自主,做好班级的小主人。
选好课题,定准目标,接下来就是环节的设计了。心理健康课就是活动辅导课,为着这个活动二字,有的课题适宜设计活动,可这个班级小主人,到底该怎么活动呢?最后,老师就从没人管的凳子下手,录了一段录像让孩子观看,看看我们平时的行为。为了加深孩子们的触动,加入了“凳子的哭泣”,感受到自身行为的不应该。并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全班的自我检查,勇于自我批评的人才会有进步,孩子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才会在以后的生活中随时提点自己,避免做错。
接下来播放了一段同学主动打扫教室的录像,树立榜样,明确做法。并让孩子夸一夸做得好的同学,有了努力的方向。
下面需要的就是实际操作了,我老师设计了现场教室整理的活动环节。亲身体验,对正确行为加强巩固。让孩子知道,班级小主人就应该这样做。
另一个目标自主管理,他和事事关心既是并列的,又是递进的。所有的班级小主人的做法最后都应该成为自主意识主动去做。亲身体验,自己作为班级小主人的责任感和参与感。
最后是想让孩子们感受着责任,体会着激情。这里如果再加上动作就更有体验效果了。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篇九
健康的心理是我们成长必的备件条件!
同学们,请想一想,如果给你两个人让你选择其中一个做朋友的话,前一个是对生活充满了积极的心态,不管遇到了什么事情都能一笑带过对你每天笑脸相迎的人,后一个是为难发愁,遇到难题总是怨天尤人,每天对你愁眉苦脸的人。不用说,大家都会选择前者,这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健康的心里是我们成长的必备条件。
何为健康的心理呢,能够正确对待批评与表扬,正确处理成功与失败,对任何有益社会和人类的事能够充满信心与希望,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才是一个健康的心理。反之一个人受到表扬时就得意忘形,忘乎所以,沾沾自喜,受到批评就垂头丧气,丧失意志,不思进取或对任何事都抱有消极的态度,这是不健康的。
怎样才能有健康的心理呢?首先要加强自我修养,“静以修身”这要求我们心要静,要学会目标转移不胡思乱想,用学习来充实自己。另外,要加强我们的道德修养,提高自制力。在学习生活中要“严以待己,宽以待人”善于创造和奉献,对老师,同学要以诚相待,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多做一些助人为乐的事情,还要不断克服自己的不足,虚心听取被人的意见,能和反对自己的人正确相处,只有这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去迎接生活面对学习。
同学们,相信我们只要具备了健康的心理并坚持不懈的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就一定能创造奇迹,取得成功。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9篇《心理教育健康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