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件优秀8篇-ag凯发k8国际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件 篇一
一、引言
电大开放教育是相对于封闭教育而言的一种教育形式。意味着教育对象的开放,更是教育观念、教育资源过程的开放。开放教育可以实行远程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电大开放教育各专业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涉及面广,影响大。该课程对电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其他课程学习能力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做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远程教学,制作优秀的网络课件很有必要。
二、电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式存在不足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革,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的步伐愈来愈快,社会对电大学生计算机技术的要求也愈来愈多样化,目前,电大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首先,电大学生本身的水平有着较大的区别,电大学院显著的特点就是学员多为在职的人员,因此其计算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是有着较大的区别。其次,是教学时间上的限制,计算机知识及技能所涉及到的方面较多,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是很难逐一涉及到的,因此教学过程当中还需要进行合理的取舍。再次,就是章节内容上的差异,电大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当中涉及到的内容往往观念性并不大,一章的内容就是一门课的'缩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也就很难将其良好的串联起来。
因此开发出一套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网络课件,它直接面向学生及任课教师,既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网络课外辅助学习系统,又是一个可供教师使用的课堂多媒体演示系统,同时还可以利用其网络教学的优势为继续教育服务。
三、研究内容、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和主要特色
1.研究内容
1.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结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案例设计;
1.2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情感态度要求;
1.3多层次、多角度地探索适应高职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
1.4网络课件的界面设计、整体规划、技术路线;
1.5网络课件的测试及试用;
1.6网络课件的应用与推广。
2.目标
开发建设基于web技术的、方便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课件,使学生通过网络课件的学习,尽快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效果,具体包括:
2.1网络课件中含有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知识面;
2.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弥补课堂“填鸭式”教学的不足,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2.3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后期各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4帮助学生巩固每个知识点(包括理论和实践)、进行分章节的同步测试和模拟训练;
2.5帮助学生预习功课、理论结合实践、归纳与总结等,从而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的兴趣,知道“学习什么、如何去学”。
3.要解决的问题
3.1调查研究学生的学习现状;
3.2研究现行教学模式和探索适应高职的教学模式;
3.3研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结构、教学内容设计、案例设计;
3.4结合教学实际和flash制作工具,设计出适合教学的表现方式;
3.5研究网络课件开发的技术路线、制作流程;
3.6做深入细致全面的系统测试和用户满意度调查和研究。
4.主要特色
4.1基于资源的教学方式。《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开发研究需充分体现教学改革的成果,并反映计算机最新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共同享用网络课件,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效率高。网络课件所涉及的教学内容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涵盖本门课程全部基本知识点,教学内容新,内容组织结构清楚合理。
4.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课程指南”,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参考学时及教学大纲,以把握学习进度。通过“教学指导”,让学生了解和把握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及难点,便于学生课后复习。
4.3导航能力强。在课件的页面设计上采用了树型菜单,每个章节的ag凯发k8国际主页面可以实现课程各个章节之间的跳转,树型菜单对一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了有效的安排,点击相关的小节标题,内容显示区就显示出相应小节的课程知识,这样学生可以非常方便地在课程机构中浏览课程内容,随时知道自己学习到哪里,也随时找到自己要学习的内容,真正做到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主动权。
4.4利用flash实现模拟操作。《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实验性很强的一门课程,网络课件以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利用flash制作操作步骤的动画,让学生仿佛感觉到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进行学习,从而更深入地掌握操作技能。
4.5测试功能。分别以单元测试、篇测试和综合测试三种方式建设了与教学内容配套的练习与试题库,实现测试功能。学习者在学完相关内容后,通过测试了解自己把握的情况,检验学习效果。
四、成效
通过研究,设计与开发出界面友好、交互性强、资源丰富、美观大方,具有推广和使用价值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件,改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五、结束语
电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开发已成为开放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一种优秀的网络课件为开放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网络教学真正成为现实,同时也为开放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计算机基础课件 篇二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分类、应用方面;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组成原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软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数制与编码及其转换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组成原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软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数制与编码及其转换
[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数制与编码及其转换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实物演示(或投影演示)等直观教学法
[教学过程]
第一节计算机基本概念
一、计算机的概念
计算机是一种自动、快速进行大量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现代化电子设备。
二、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电子管阶段(1946-1955)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
2.晶体管阶段(1955-1964)
3.中小规模集成电路阶段(1964-1971)
4.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1971-现在)
三、计算机的'分类
1.按性能分类:微机,小型机,中型机,大型机,巨型机
2.按使用方法分类: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网络计算机
3.按职务分类:工作站(两种意义),服务器,主机
四、计算机的应用
1.科学计算天气预报、地震分析、导弹拦截等
2.数据处理(信息处理)数据库、企业管理、办公自动化
3.计算机控制(实时控制)飞行控制、加工控制、vcd播放控制等
4.辅助工程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辅助教学(cai)、辅助测试(cat)等
5.嵌入式应用6.人工智能(ai)
第二节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一、硬件和软件
硬件构成计算机的实际物理装置集合
软件为了运行、维护和管理计算机而编制的各种程序和文挡的总称
二、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简单了解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1、cpu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功能是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运行存储器中的程序。
2、存储器存储数据和程序,相当于计算机中的记忆细胞。
3、i/o设备计算机和外界进行交互的设备。
4、总线cpu和内存及i/o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信号线。
(1)数据线cpu与内存和i/o设备间传输数据
(2)地址线用来确定存储单元的地址
(3)控制线用来控制外设的动作,比如读、写和时钟信号等
计算机基础课件 篇三
一、操作系统
定义:是自动管理计算机中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一组大型程序
1.目的:(1)使系统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增强计算机处理能力
(2)为用户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2.分类:(1)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如:dos
(2)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如:windows
(3)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如:unix、linux
(4)网络操作系统如:netware,windowsnt,linux
3.三大功能:
(1)硬件管理cpu管理、存储器管理、i/o设备管理
(2)软件资源管理程序和数据管理
(3)组织协调计算机运行控制用户的作业排序及运行、作业及外设等的调度、主机与外设的并行操作等等
二、程序设计和语言
定义把各种计算机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翻译成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目的程序的软件
1.翻译方式编译、解释。
2.低级语言机器语言程序、汇编语言程序。
特点:不容易理解和编写,执行速度快,常用来编写系统软件和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程序,例如:驱动程序、过程控制程序等。
3.高级语言比较接近于人类语言的一种计算机语言。
特点容易理解和编写但是执行速度比较慢,常用来编写应用软件。
常用高级语言有:basic、c语言、fortran和可视化编程语言visualbasic(vb)、visualc(vc)等
4.程序设计用各种编程语言设计制作程序的过程。
三、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工具软件
1.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foxbase、foxpro、access和oracle等)
2.工具软件:为了方便软件开发,系统维护而提供的各种软件。
(如压缩软件、加密软件和反病毒软件)
四、应用软件
常用应用软件:文字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办公室自动化、实时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游戏软件等。
第四节数制与编码
一、数制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数制是十进制,逢x进一就是x进制。
二、计算机中的常用数制(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
注: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分别以b、o和h结尾
三、数制之间的转换
1.二进制和十进制之间的转换位权相加法
2.十进制和二进制之间的转换除二取余,自下而上
四、逻辑运算非not、与and(逻辑乘)、或or(逻辑加)
五、编码用来表示特定信息的0、1符号的组合称为编码
1.ascii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
七位二进制编码,可表示27即128个字符,分为控制代码和可打印代码,ascii码字符用一个字节来表示,最高位置零。
2.bcd玛
3.汉字编码
(1)汉字基本字符型6763,一级汉字3755,二级汉字3008;
(2)区位码为汉字和国际上其他文字间交换信息而编制的国际标准代码,由区号和位号两个字节组成;
(3)汉字内码带有汉字标识符的国标码(每个字节最高位为1),称为机器内部汉字代码,简称汉字内码;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件 篇四
一、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习兴趣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由于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工作需要从教学模式入手,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重于教,目的在于体现教育应满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需求,体现顺应市场、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中应起组织、引导、答疑的作用,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指导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学习的茫然性主要来源于对所学技能在以后工作和生活中重要性认识缺失,所以,我们要把计算机课程与就业紧密的结合起来,将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以就业为导向融为一体,形成根据客观的教学规律和以面向就业为教学指导思想的教学策略体系。
二、精心设计教学,体现学生个性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重点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其创新能力。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按教学安排应先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再学习文字处理软件word。但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对于没有基础的学生来说,操作系统中的窗口、对话框、文件和文件夹、文件的复制和移动等概念学生不易理解,而对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却学之无味,结果出现了学习效率都很低的情况。为了改善教学效果,我采取了实践理论实践的方法。即先进行word的学习(实践),让学生掌握制作简历、报告、电子板报、宣传广告等,对于这些形象直观、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高;通过这些实践,他们理解了文件、文件夹、窗口、对话框等概念(理论),而在实践中遇到文档的备份、改名等操作时,自然而然就要求学习文件的复制与移动、删除、重命名、查找等操作了(实践)。在此基础上,再系统学习操作系统的相关知识,学生就会兴致昂然了,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为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我们常举行计算机技能竞赛,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三、多种方法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较好的直观性和交互性。我们也可以把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把计算机辅助教学引人课堂教学之中,从而可以满足各种形式课堂教学的需要,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了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摆脱了课堂内容的抽象与枯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了兴趣,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还应尝试上一些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讲座课、学生作品演示课、任务实现讨论课等等,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软件、手机短信、电话等通信手段与学生进行问题讨论、在线答疑等,利用局域网进行教学资源共享、学生作业保存、学生作品展示等。
2、模块化教学。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要求,授课选取新教材并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按照应用方向分成三大部分,包括9个实训模块。其中,个人计算机组装、文字录入训练、办公室(家庭)网络组建是对基础操作技能的提高;宣传手册制作、产品介绍演示文稿制作、统计报表制作是针对职业活动而设计的实训;个人网络空间构建、电子相册制作、dv制作是计算机在生活娱乐中的。应用。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内容,将其分为: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中英输人、windows操作、网络及通讯、文字排版、电子表格处理和演示文稿等几个模块。每个模块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及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毕业时应具有的计算机应用知识,按需施教,尽量精简不必要的知识。每个模块的学习要以掌握必要的技能为目的,以服务学生就业为目标。教师把基本目标分解成为相当于知识点或技能要点的若干子目标。根据各个子目标来设计作业,教授学生独立操作技能。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以人机之间的交互式技能训练为主要方式,教师负责个别指导。在这个阶段,教师的讲授只是基础环节,除了依据模块中规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必要的课堂讲授外,学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上机学习或者在实验室中实践,以完全自然的、无拘束的方式学习特定的技能,即讲求少而精、学到手。
3、运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只有确保每一环节的有效实施,才能够保证整个案例教学的成功。教师在剖析案例时,可以带着学生一起把案例分成若干个分任务,分任务再往下分,直到学生可以完成分任务为止。一般情况下,这些分任务中,有些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有些是没有学习的知识或技能技巧,教师就应创设任务情景,通过指导、示范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案例的欲望,尽量不让学生对任务产生太大的畏难情绪。比如用word制作个人简历案例,可以分解成表格的制作和文字录入和排版两个分任务,而表格的制作又可再分成表格的创建、表格的编辑和修改和合并、拆分单元格三个小的任务。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很容易地解决这三个小的任务。案例教学法的设计思想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完成案例的过程中,学生边学边练,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辅以适当的指导即可。通过剖析案例,学生明确了案例的目标后,首先会思考如何去完成案例,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学生为了完成案例会想方设法查阅教材、互相交流或者请教老师,经过不断努力,最终完成案例,达到了掌握知识、提高技能的目的。如在制作个人简历这个案例中,学生在制作表格过程中会遇到困难,此时他会带着问题想方设法直到完成为止。案例的完成标志着学生掌握了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实践能力,而学生也能体验到任务完成后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计算机基础教学课件 篇五
计算机基础教学课件
计算机基础教学课件
计算机基础教学课件
时光飞快,回顾本学期的计算机教学工作,按照我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纲要的要求,我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思想政治方面
本人在教育教学上,爱岗敬业,严谨治教,热爱学生,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本职工作,加强自我修养,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热爱学生,真诚对待学生。
二、教学工作方面
计算机基础课虽然在医学类院校不是主要课目,但计算机在如今人们的生活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不管什么行业,计算机都是离不开的,包括医院,现今都是信息化办工,从挂号到抓药,全部网络化。因此,大学生在学校学好计算机基础是非常必要的。本人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坚持学校领导的安排,以教书育人为已任。珍惜每一次的教课机会,努力工作,规范行为。
首先,根据教学计划,提前做好课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力求吃透教材,抓重点、难点,同时拓展知识面,针对相关章节,补充一些非常实用的内容。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①钻研教材、搜集有关资料及新的信息,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做到心中有数。②经常了解学生的态度,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③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同时为了上好每一节课,
通过上网查资料,集中其他老师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
其次,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每节课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准备。上课时认真讲课,教学目的明确,符合学生实际,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做到条理清楚、难度适宜、密度合理,保证授课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精讲精练,不出现知识性错误。力求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学生操作课间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素养。注意课堂管理,每节课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老师给定的任务进行操作,下课前要求学生把上机内容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到我的邮件,以作平时成绩的一个考察项目。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注重因材施教,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到各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差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做好反思,不断总结经验。
三、今后工作计划: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计算机教学工作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
3、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
4、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注意力。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锻炼和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虚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相关难题和一系列教学方法,以此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另外,计算机技术更新很快,新知识、新产品、新术语、新软件几乎天天出现。作为计算机方面的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自我加压,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cai课件开发 篇六
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cai课件开发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先进的教学手段已广泛地应用于现代教育工作中,ca i作为教育领域产生的积极成果,给教育思想、教育策略和教育手段的改革带来深远的影响。所谓cai,是指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简称cai),是指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以对话方式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技术。cai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个性化学习环境,综合应用多媒体、超文本、人工智能和知识库等计算机技术,克服了传统教学方式上单一、片面的缺点。它的使用能有效地缩短学习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最优化的教学目标。ca i辅助教学课件也已逐渐引入课堂,成为协助教师教学的好帮手。
作为各类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为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该课程知识点多,操作性强,教学学时在不断下调,教学过程又要求避免枯燥,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一定的困难。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一、cai的特点
1.cai课件根据教学目的,可分为讲课型、练习型、实验型课件等,改变了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讲课型课件以课程基本原理为主,对于学生理解比较困难的地方,如复杂的动态图形,或学生没有接触过的事物,在cai课件中就可以利用动画演示,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既能加强理解,又生动有趣;练习型课件可以辅导学生做习题或自我测试,并对其回答做出判断和提示,其次教师可利用课件批改作业和试卷,逐步摆脱重复劳动,又能综合学生的错误情况,改善课件内容;实验型课件可以辅导学生预习实验和检查实验结果,学生通过模拟掌握实际的使用情况,既不用担心实验器具受到损坏,又能使学生了解具体使用步骤。
2.cai课件能够实现因材施教、个别化教学目的。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对学习内容进行复习、重学、跳跃式学习等,还能根据个人时间对学习进度、内容自我选择,因此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3.院校通过集中优秀教师去开发cai课件,使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到普及,能够更快地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 cai具有很多传统教学模式不具备的优势,建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cai课件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具有的问题,并能改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因而为现代教学理论所推崇。
二、cai课件开发
1.实现工具。cai课件开发一般有高级语言和多媒体集成工具软件两种方式。高级语言对创作者要求高,开发周期长,工作量大,常用的有 vb、vc等语言。目前常用的多媒体集成工具软件有:authorware、toolbook、director、洪图、方正奥思等。其中macromedia公司开发的authorware是一种面向对象的、以图标流程线逻辑编辑为主导,以函数变量为辅助,以动态连接库为扩展机制的“无需编程”的多媒体工具软件。通过authorware使得非专业人员也能快速掌握使用,编制出自己所需的cai课件。
2.媒体的选择与操作。根据知识点的内容进行媒体的选择与制作,选择什么样的媒体表达课件内容,关系到课件的学习效果。作为cai课件开发者,应把多媒体与课件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安排它们的位置、大小。在cai课件中可选择如下媒体:
(1)文字说明:适用于概念、定理的讲解,可使用authorware文字功能中的窗口菜单快速实现。
(2)声响效果:讲解词、背景音乐、提示声响(包括wav、mps、midi等)。authorware自带wav音频文件播放工具,可用变量来决定音频的播放。但音频过多引用就会造成文件容量迅速膨胀,考虑到这一因素,我们可采用mp3、midi等替代。例如mp3音频格式的文件大小仅为wav文件的十分之一,从而可以大量节约空间,更适合在cai课件中使用。但authorware本身没有自带mp3的播放功能,我们要借助一些专门的外部函数实现mp3的播放。
(3)图形、图像、动画操作:课件使用的结构图、部件图、电路图以及背景图片等可以通过绘图仪、扫描仪、图像处理软件(如adobe公司的photoshop软件等)处理。表现某一原理和物体的作用过程,可用动画制作工具(如autodesk公司的3d studio等)或实时录像来实现。authorware本身提供了相应的支持工具。
(4) www文本:超文本作为网络时代的新媒体,通过它可利用internet上的一些现有资源(如远程多媒体教室、网上课堂等),通过authorware中提供的webplayer插件来实现,其可充分利用ie的各项功能,达到资源共享,、缩短了开发周期。同时对www文本在authorware中的应用,扩展了cai的应用范围。
三、结语
目前,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从教育系统本身看,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更高水平的人才,无疑具有重大意义,而以计算机为工具,以cai课件为手段已成为我们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一环。作为教学工作者,在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基础上,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发出优秀的cai课件,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更高水平的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m.xiaozongshi.com
参考文献: [2] 胡维治。高校多媒体课件质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j].教育技术资讯,(7)
[3] 吴云鹏。高校多媒体教学现状及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18)
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课件 篇七
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课件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应用;
2. 理解计算机的特点与分类,以及计算机的图形化用户界面与操作; 3. 能够用直观的语言描述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过程。 4. 理解组成微型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5. 能够理解internet的概念及其与www的关系,并能够实际访问互联网进行信息获取与检索。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基本工作过程,图形用户界面与操作以及访问internet,软件与硬件之间的关系。
难点:对计算机文化与道德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1. 课程简介 (10分钟)
通过上一次实验课的学习,基本掌握了如何在教学平台上进行课程学习,那么在这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在教学平台上进行视频观看,由此导出该课程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提示:此处对教学平台相关操作演示一次,并对学生学期情况进行简单展示】,随之让同学们观看三分钟的小视频,关于翻转课堂的视频,加深他们对本课程教学方式的一个理解与吸收。然后,开始进行第一章课程认识计算机的一个学习。
2. 正课讲解
(1) 认识计算机 (15分钟)
① 从常用的桌面台式机图片,展示其各个部件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等
② 计算机的表现形式不唯一,由此通过相关图片演示几类超级计算机,进行演示,并介绍超级计算机的构成,各个机柜及其内置的cpu内存等。 ③ 从体积上引导学生,桌面台式机朝上是超级计算机,那体积越来越小,
由此引出笔记本平板手机等形势微型计算机。 ④ 随着提出,那什么是计算机?抛出问题进行提出计算机的定义 计算机的抽象模型
⑤ 从抽象模型引导出计算机的主要部件以及各部件间相互关系及如何工作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存储设备 控制器 运算设备
⑥ 从计算机五大主要部件结合台式机展示计算机基本组成,并介绍计算机系统中的软硬件系统,让同学们正确区分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并认识到两者是缺一不可,缺一则计算机无法正常工作。
(2) 计算机的'发展与特点 (10分钟)
① 提问计算机的问世时间
引出计算机发展仅六七十年,发展速度如此迅猛,从第一台计算机的问世进行讲解,介绍其发展历程及各代计算机特点;简单介绍第五代计算机,并指出第五代计算机并未达到。由此提出计算机未来发展趋势。
再针对各种各类计算机,提出计算机如何分类,根据体积或用途等,导出计算机的特点和计算机的分类两个问题。
(3) 计算机应用 (10分钟) 传统上将其应用分为以下几类:
科学计算 数据处理 过程控制 计算机辅助系统 人工智能 生活中应用
(4) 图形化用户界面与操作 (10分钟)
① 用户界面是计算机系统与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媒介。 例如,打开电脑中某一个文档。那么一直站在电脑前文档是否能够打开? 不能,因此需要操作计算机,这个提供给我们操作计算机的图形化界面就叫做用户界面。由此引出用户界面的用途,是进行用户与计算机中信息转化与交互。
② 用户与计算机之间交互有硬件和软件两种
硬件:鼠标键盘麦克风等 ; 软件:命令行和图形化用户界面 ③ 图形化用户界面的介绍与演示
桌面、窗口、菜单、图标 【教学提示:此处使用多媒体电脑进行展示】
(5) 访问internet (10分钟)
指出无论是交友聊天购物还是视频都需要网络,那么什么是网络? 1.internet介绍 2. www介绍,以及浏览器、搜索引擎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等。 3.电子邮件介绍与使用,邮件正确的格式,发送邮件时应注意的五大点。
(6) 计算机文化与道德 (5分钟)
提出计算机文化与道德概念,并进行相关介绍枚举和分析。
3. 教学小结 (2分钟)
本讲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的认识,即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的发展与特点,计算机的应用和图形化用户界面与操作,最后是访问internet以及对计算机文化与道德和计算思维的讲解,计算机硬件系统中各个核心部件的功能,软件的概念及其与硬件的关系。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件 篇八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件
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常识、理解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方式
教学重点:
微机硬件系统组成
教学难点:
计算机软件系统组成、计算机技术指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来说一下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你所掌握的计算机的一些操作。
以上可见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对它的使用又掌握了多少呢?从今天开始,由大家和我共同来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二、新课教学(总计8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1计算机概述(20分钟)
1、计算机的发展(5分钟)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掌握三要素
(2)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重点掌握所采用的元器件)
2、计算机的分类(5分钟)
多种分类方法:
按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字长、存储容量、软件配置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指标,可以将计算机分为微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和巨型计算机。
3、计算机的特点(5分钟)
运算速度快:
计算精度高:
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具有存储记忆和逻辑判断功能:
教师应对以上每一部分特点进行扩展和讲解
4、计算机的用途(5分钟)
可采用提问的方式由学生来回答,最后由教师来统一进行总结
1.2计算机系统组成(60分钟)
学生对计算机的组成都有着一此初步的了解,教师应在学生已知的范围内进一步进行知识的'讲解和细化。
1、观看系统结构图(由此使学生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再分步进行讲解,5分钟)
2、计算机五大硬件组成部分的作用(5分钟)
运算器:负责数据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负责对程序规定的控制信息进行分析、控制并协调输人、输出等操作。
存储器:实现记忆功能的部件,负责存储程序和数据。
输人设备:负责把用户的程序和数据输人到计算机中。
输出设备:负责从计算机中取出程序执行结果或其他信息,供用户查看
3、计算机工作过程(5分钟)
首先编制程序,操作人员通过输人设备将程序和原始数据送人存储器;运行时,计算机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送到控制器中进行分析、识别;控制器根据指令的含义发出相应的命令,控制存储器和运算器的操作;当运算器任务完成后,就可以根据指令序列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输出。另外,操作人员还可以通过控制台启动或停止机器的运行,或对程序的执行进行某种干预。
4、计算机软件系统(5分钟)
计算机软件系统是指用来指挥计算机运行的各种程序以及开发、使用和维护这些程序的数据和有关技术文档资料的集合。
计算机软件系统是由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等组成。
5、微机硬件系统(重点,应采有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使学生对此部分知识产生深厚的兴趣,30分钟)
(1)主机部分:(15分钟)
主机部件包括机箱、主板、cpu、内存条、声卡、显示卡、网卡等。
(2)外设部分:(15分钟)
外存,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6、计算机技术指标(难点,重在理解,不用太深入讲解,10分钟)
(1)字长
(2)存储容量
(3)主频
(4)运算速度
(5)存取周期
三、课堂小结(3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听课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指正学生应注意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提醒同学回去复习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下一节做实验
四、课后作业(2分钟)(讲解法)
学生以书面形式完成作业
五、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教师提出预习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8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件》,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