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父爱之舟》教案(优秀3篇)-ag凯发k8国际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父爱之舟》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把握重点字的读音和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疏通文意。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2)
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古人读书的故事?谁来给我们讲一讲?(生讲述故事,师加以引导和评价)古人喜欢读书,古人又经常会把自己的读书方法和学习态度写下来,供后世参考。今天,我们就学习《古人谈读书》这篇文章,去看看古人是如何对待学习的。
板书:古人谈读书2.这课总共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出自《论语》,记录的孔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第二部分的作者是朱熹;
第三部分的作者是曾国藩。今天,我们就去学习这三篇文章,从中获取营养。(出示课件3)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出示课件4)1.师范读正音,把握重点词语的意思。好学 是知也 识 2.读第一、二部分,根据注释,解决生字词。3.大声朗读课文。4.指名读。5.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地朗读全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出示课件5)
1、小组讨论,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两部分的意思。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师指导学生翻译课文。2.我们首先来看第一部分,齐读对这三句话的解释,
思考:这三句话分别从哪方面介绍的?生总结,
汇报板书:(一)1.谦虚 2.求实 3.勤奋3.读第二部分,试着根据注释翻译课文。思考:朱熹对读书有什么独特方法?这样读书的好处是什么?生总结,汇报板书:三到:心到 眼到 口到四、拓展。(出示课件6)学习了这两部分,你有什么收获?生畅所欲言,师进行指导五、作业1.背诵这两部分。2.掌握重点词语,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父爱之舟》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味和感悟及引入资料,联系上下文等理解朱丹放弃终试又被破格录取的原因,体会朱丹的爱国之情。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感悟笛声所蕴含的情感。
3、领悟作者描写朱丹外貌语句的作用。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味和感悟及引入资料理解朱丹放弃终试又被破格录取的原因,体会朱丹的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联系上下文感悟笛声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环节】
一、回顾内容,梳理问题,引入文本探究
二、关注对话,引入资料,了解放弃原因
三、想象画面,品味笛声,体会爱国之情
四、品读外貌,感悟梅花,丰满人物形象
【教学主要环节和设计意图】
第一个环节:回顾内容,梳理问题,引入文本探究
(一)、回忆课文,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木笛》,(板书课题)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针对朱丹“放弃终试”“破格录取”进行质疑:
面对“放弃终试”“破格录取”你有什么疑问吗?
根据学生质疑梳理成一个大问题:朱丹在考场上为什么放弃终试,后来为什么又被破格录取?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发学生阅读期待。】
第二个环节:关注对话,引入资料,了解放弃原因
(一)、关注对话,初步感知
1、浏览课文,看看朱丹是在什么情况下放弃了考试?为什么放弃?
教师引导过渡:你是通过朱丹和大师的对话读懂的,让我们都来读读朱丹和大师的对话。
边读边思考,从这部分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中引导学生关注到“没有忘记”,
追问学生朱丹没有忘记什么?(南京大屠杀遇难同环保纪念日)
(二)、引入资料,震撼心灵
1、有关南京大屠杀你了解多少?学生交流资料
2、教师引入资料:
师述:1937年12月23日,日军攻占南京,日寇的刺刀疯狂地刺杀中华儿女的血肉之躯,日军的枪弹疯狂地扫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多少无辜的南京市民被焚烧、活埋、水溺……多少父母失去了孩子,多少孩子变成了孤儿,原本美丽繁华的南京城尸骨遍地,血流成河!屠杀持续了40多天,近1000个小时,大约60000分钟。30多万人惨遭杀害!大约是每1分钟杀6个人。
引读:同学们,读一读这串带血的数字吧。(齐读)
这仅仅是一串数字吗?(再读)
3、读着这串数字,你们心中有着怎样的感受?(再读)
教师小结:在朱丹的心里,这是一种永远的痛,这是作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感受得到的耻辱的痛。
【设计意图:通过资料的引入与教师的引读,使学生受到震撼,在此基础上,对朱丹当时的心情便会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为后面朱丹作出选择的不易做铺垫。】
(三)、品味感悟,体会原因
1、教师引读:所以当大师冷峻地问朱丹为什么不能演奏欢乐的乐曲时,朱丹说——(教师指示屏幕引导读出朱丹的话)
2、就是这样的日子里,当朱丹接到这张(出示卡片:第一项,任选一首表现欢乐的乐曲)卡片时,他在想什么呢?请你读读有关段落,想想你是通过什么读懂的?
出示:看过卡片,朱丹眼里闪过一丝悲戚。沉默片刻之后,他向主考席深深鞠了一躬,然后抬起头,歉疚地说:“请原谅,我可以不演奏欢乐的曲目吗?”
3、交流:引导学生抓住“悲戚”“沉默片刻”“深深鞠躬”等词语,体会朱丹的难过、矛盾、歉意……
联系一、二自然段中“要求苛刻”“竞争激烈”体会机会来之不易。
抓住文中描写朱丹对木笛珍爱的语句,体会对音乐的酷爱。
4、教师引导:在考场上朱丹放弃了什么?坚守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朱丹虽然内心是那么痛苦,那么不忍,但是他最终决定放弃终试机会。是什么使他做出了我们常人无法理喻的选择 ?(正是他的炽热的爱国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抓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让学生揣摩文字,品味语言,感受朱丹内心的悲(www.chayi5.com)痛与选择的艰难,从而突出他的爱国情怀】
第三环节:想象画面,品味笛声,体会爱国之情
(一)、想象画面,体会心情
1、朱丹向主考官鞠了一躬,把抽出的木笛放回绒套,转过身,默默地走了。当他走向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临近石碑,他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自读)
出示:临近石碑,只见一片荧荧光亮,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墨滴i在宣纸上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竟是一个有孩子组成的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显然是自发聚集起来的。他们头上,肩上积着一层雪,仿佛一片油松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红烛流淌着红宝石般的泪。
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幅画面。体会这份悲痛的心情,以读代讲。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画面、评读使学生头脑中出现画面,感受孩子们悲痛心情,体现孩子们的爱国情怀。】
2、教师小结:临近石碑,朱丹看到了身披白雪的孩子们手擎红蜡烛,悼念亡灵。
(二)、品味笛声,感受心声
1、于是朱丹伫立雪中,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吹奏起来。
笛声化作了这样一段文字,笛声悲凉凄切——
出示:“笛声悲凉凄切,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着这声音,火焰温暖着这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间翩然回旋。”
2、这段话在写什么?(笛声)这悲凉凄切的笛声好像_______;好像_______;好像__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补白辅助学生理解这段文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笛声所表达的情感。】
这笛声给人什么感受?悲凉凄切,寒冷。
3、读了这几句,你对朱丹有了那些了解?内心悲痛,充满仇恨,演奏水平高超)
让我们也和那些孩子一起听听这悲凉凄切的笛声吧!
你听到了怎样的木笛声?悲伤、难过、凄凉。
4、悲伤!难过!让人落泪,如果用书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是哪个词呢?如泣如诉这个“泣”三点水加个“立”,什么意思?诉呢?
出示:笛声悲凉凄切,犹如脉管滴血,笛声如泣如诉,它在向人们倾诉:( );它在控诉( );它在呐喊( )。
【设计意图:借笛声引发想象,表达心声,深化文章主题】
(三)、受到感染,破格录取
1、被白天情景所震动的主考官也来到了纪念碑前,他也听懂了朱丹的心声,他告诉朱丹:“你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已被乐团录取了。” 同学们,是什么打动了这位大师,让他做出如此的决定呢?
(高超的目的演奏水平和深深的爱国之情)
原文: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大师希望让音乐成为一种呼唤,呼唤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第四个环节:品读外貌,感悟梅花,丰满人物形象
1、我们再来仔细打量一下这个被破格录取的朱丹,哪一段具体介绍了他?(4自然段)
出示:他看上去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
朱丹为什么穿这样的衣衫?
(云锦——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中国传统工艺,它是中国的代表,朱丹时刻把祖国记在心中。
梅花——迎风傲雪,它是中国人精神的体现,朱丹就像一枝梅花,不屈不挠。)
作者为什么不惜笔墨描写朱丹的装束?(外貌体现人物特点——爱国)
2、结论:在写人的文章中,外貌描写虽然寥寥数笔却也是作者的良苦用心,要为突出人物品质服务,所以我们写作时也要引起重视。
【设计意图:体会外貌描写的作用,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
【布置作业】
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许多感受,把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下来。
【板书设计】
9、木 笛
放弃终试 破格录取
爱国之情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木笛手朱丹在考试是为什么拒绝演奏欢乐的乐曲?这说明什么?
2、那位声名远扬的音乐大师为什么录取了没有参加考试的木笛手朱丹?(请写出两方面的原因)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父爱之舟》教案 篇三
文本分析:
这篇散文描写了作家贾平凹童年时代的一段美好往事。中秋之夜,为了寻找月亮,一群孩子从堂屋追到院子,从院子追到河滩,充满童真童趣。课文以“月迹”为题,既是因为文章描述了孩子们追寻中秋月踪迹的趣事,也是因为月亮在作家心中留下了一抹温暖的痕迹,寄托了作家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学生在阅读和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应把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作为教学重点。在学生读顺读熟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文章表达的作家对生活、对美的理解和感悟,进而联系实际体会对美好的事物的发现都源于生活,源于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悄、累、袅”等8个生字(包括2个多音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引导学生读通读懂课文,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孩子们在哪里寻到了月亮。
3、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美好生活时流露出的对家乡深沉的爱,理解“月亮属于我们每个人”的深刻含义。
4、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热爱,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月亮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回忆童年美好生活时所表达出的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童年》,引导学生感悟童年的美好,引出本文内容。
导语:童年是一首动听的歌,唱出了我们内心的欢悦;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展示着我们人生的斑斓!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乐园,她记载了我们的喜怒哀乐,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历程,闪烁着童心孕育的梦幻之光。这节课上,就让我们睁大双眼,展开想象的翅膀,走进当代著名文学家贾平凹的童年乐园,和他一起回到童年里的那个中秋节的晚上,去感受他那颗纯洁的童心,去追寻月亮的足迹,欣赏月光下的美景吧!
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明确:“月迹”是文章记叙的核心,作者就是通过追寻“月迹”来寄托种。种思绪的。紧紧抓住“月迹”理解课文,会更容易把握文章内容。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
贾平凹 原名贾平娃,1952年生,陕西丹凤人。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其作品曾多次获文学大奖,代表作有《秦腔》《高兴》《商州》《浮躁》《废都》等。
2、自读课文,注意读出停顿和人物语气,圈画出生字新词。
3、教师检测学生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没声儿
(2)理解重点词语。
[累累]接连成串的样子。
[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袅袅]指烟雾缭绕升腾,也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嫉妒]因人胜过自己而产生的忌恨心理。
4、寻找月迹:在文中找出有关揭示“月迹”的位置的句子。
预设:紧扣文章题目,寻找相关语句是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之一。引导学生勾画,同桌讨论,依据这些语句,学生就能大概了解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思考问题:文章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的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2)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明确:时间——中秋的夜里;地点——中堂里、院子里、院子外;人物——奶奶、我和弟弟妹妹;事情——盼月、寻月、议月。
2、细读课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1)作者在哪些地方找到了月亮的踪迹?不同地方的月亮有什么不同的特点?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预设:教师引导学生从五个段落概括回答。穿衣镜上(第2自然段)→院子里(第3自然段)→小河里(第21自然段)→眼睛里(第23自然段)。
镜中月:白道儿→半圆→满盈→没了月形惊喜→紧张→失望
院中月:玉玉的、银银的月色面面相觑→羡慕→嫉妒→高兴
水中月:银光、多兴奋
眼中月:小小的、多满足
(2)作者一会儿写这里,一会儿写那里,又是屋内又是屋外,还写到了小河边,文章是不是显得很乱呢?为什么?
明确:不乱。本文记叙的是孩子们寻月的过程,地点的变换比较频繁,作者巧妙地用奶奶的话作引领,使地点的转移显得很自然,不仅不显得杂乱,反而充满情趣。
3、再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
(1)作者写月迹,为什么要写镜子、院子、小河,而不直接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呢?作者在这里用的是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化虚为实。写月迹,就怕写得太空灵,作者很巧妙地避过了这一点。镜中月、院中月、水中月、眼中月,凭借穿衣镜、院子、河水、眼睛这一个又一个实体,空灵的月亮、月光、月色、月影便一一呈现出了实实在在的痕迹,也写出了孩子们起伏变化的心情。
(2)第2自然段写月亮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拟人。符合儿童的心理,体现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3)“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无处不在,希望无处不在。“它就有了哩”富含童真童趣。
(4)理解“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这句话。
明确:通过寻月,孩子们清楚地认识到月亮、天空及未来的一切都是属于他们的。这句话体现出了孩子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也说明有了属于自己的希望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因为希望是我们奋斗过程中的力量源泉。这也正是作者通过神奇、大胆的想象而揭示出的深刻的哲理。
(5)在文中,奶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预设:在本文中,“奶奶”这个人物是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奶奶”的身影贯穿文章的始末。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分析人物语言的角度来感悟“奶奶”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
明确:奶奶是一个童心未泯,对生活充满爱的人。她了解、爱护并有意发展孩子的童心童真,引导孩子发现、感悟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
4、总结全文。
(1)结合全文内容说一说你对文章标题的理解。
明确:文章的标题“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也可以理解为月的变化轨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它有轨迹。
(2)回顾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明确:本文记叙了一家的几个孩子在中秋夜追寻月亮的过程,从中体会到奇妙、美好的情趣,表现了孩子们奇特敏锐的想象。作者借此表达了要培养孩子发现美、追求美的高尚情趣。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在我们生活的广阔空间里有着数不清的美好事物,只要用心寻找、发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体会到生活中的美。对美的追求,应该是永恒的,对于文中的孩子是如此,对于我们每个人也是如此。在学习这篇美文的过程中,同学们也都积极表现自己美好的一面。无论是在课前的预习、课堂上的朗读课文,还是在合作学习等方面,大家表现得都很不错,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
1、小练笔:用一段话描写出你观察到的夜景。
提示:可以以一个景物(如月亮或星星)作为描写的主体,然后兼顾写其他景物。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朗读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师:课文写了“镜中月”“院中月”“水中月”“眼中月”,请你任选一个角度,在你最喜欢的段落、句子、词语上做好圈点勾画,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然后和同桌交流自己的体验,谈谈欣赏的原因。
师:老师先给同学们做个示范。第3自然段中的“满满的”写月亮的满圆,“玉玉的、银银的”写月光的洁白,“粗粗的”写桂树的粗壮,“疏疏的”写枝叶的稀疏,“累累的”写花朵繁多。叠词的运用充满童趣,请同学们注意积累。
生:第2自然段中“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月亮写活了。
师:这个想象也很奇特,把月亮的情态写得很有韵味。
生:我补充一点。这一段中“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一句还照应了前文。
师:照应了前面的什么呢?
生:照应了前面的“盼着月亮”。
师:对。
生:我品读的也是第2自然段。我把“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改为“深情地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这就把月亮比作一个美女,她偷偷地溜到“我”的院里,拟人修辞手法很传神。
师:这位同学的品析也很传神,有创意。
生:第2自然段中的“爬”字把月亮拟人化;“失望”一词写出作者对月亮依恋的感情。
生:我发现本文的对话很有特点。如奶奶的一句“月亮进来了”就把读者的视线引到了月亮上;课文第4~7自然段不仅起到过渡的作用,而且表现出了孩子们好奇的心情;第19自然段中奶奶的一句话结束了争执,也将孩子们引到更远处去寻月;文中,奶奶的话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全班热烈鼓掌。)
师:太妙了。老师还没有发现这一点——奶奶的话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这位同学也是一位发现美的人。
生:第24自然段是本文的寓意所在。这月亮象征了人们追求的美好事物,只要我们勇敢、执着地追求,美好的事物就在我们心中了,“那无边无际的天空”才属于我们。(全班鼓掌。)
师:同学们的发言精彩纷呈。刚才这位同学实际上点明了文章的中心,的确如此——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美,追求美,美就属于我们每个人。
师:上面同学们对课文优美的词句品味细腻独特,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现在,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文章要以“月迹”为标题?
生:因为月亮就是一个美好的目标,告诉我们要勇于追求这个目标。
生:作者想要记录月亮留给他们的美好的东西。
生:月亮是美好事物的象征。
师:是啊,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在孩子们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也可以理解为月亮变化的轨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作者通过记叙寻月的过程,描绘了美丽的月色,赞美了孩子们美丽纯洁的心灵,表达了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纯真愿望,同时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美好的东西是属于每个人的,只要我们努力去寻找,就能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美好事物。
赏析:《月迹》是一篇精美的文章,其精美之处体现在文章的语言中。在本教学片段中,教师在品味文章语言的环节上做得很好,既有抛砖引玉的启发,又有精彩点评的肯定,还有深入总结的提升。在整个课堂中,学生品味细腻,思考独到,探究得当,回答问题积极主动,想必他们的收获也是颇多的。
本文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为了避免让学生读得支离破碎,不能体会其中的美妙,我就思考编者的意图,他们是想让学生提升文学修养,在读中领悟作者的美好情感,在读中明白只要我们有了美好的情感就会去发现美好的生活的道理。于是教学中,我就带领学生读课文,由分自然段读,到小组合作读、默读,一边读一边找出描写月亮的句子,把我想到的能读的方法都用上了。一节课下来,学生终于把课文读通了,可是情感的表达还是不够。怎么办呢?于是我从杂志上找到了一篇描写作者童年生活的文章,在授课前也读给同学们听了。在我的带动下,学生带着美好的情感来读文章,分析文章,效果的确很好。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3篇《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父爱之舟》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