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凯发k8国际 > 工作职场 > 述职报告

科学实验报告【优秀7篇】-ag凯发k8国际

发布时间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差异网整理的7篇《科学实验报告》,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科学实验报告 篇一

一、目的要求

认识各大类岩浆岩的主要代表岩石,学习肉眼鉴定岩浆岩的方法。

了解岩浆岩的结构、构造和它们在地壳中的产出状态。

学习沉积岩的肉眼鉴定方法,加深对沉积作用的理解。通过鉴定初步认识常见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沉积岩。

通过实验了解变质岩的主要特征;认识一些常见变质矿物和变质岩类型,加深对变质作用的理解。

通过对未知岩石标本的鉴定,达到复习和巩固对三大类岩石特征的认识,了解变质岩、岩浆岩及沉积岩的一些主要区别,进一步掌握肉眼鉴定岩石的步骤和方法。

二、预习要点

岩浆岩的常见造岩矿物如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等。

岩石的结构和构造概念。

岩浆岩的分类依据及其主要代表性岩石。

岩浆岩的主要特征及肉眼鉴定方法。

了解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和分类;岩石的构造与结构;各沉积岩类具代表性岩石的特征。变质作用的概念;变质矿物;变质岩的'结构与构造;变质岩的分类及其代表岩石。

三、实验用品

标本:

岩浆岩:花岗岩、伟晶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辉长岩、橄榄岩、花岗斑岩、流纹岩、金伯利岩、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

沉积岩:砾岩、粗砂岩、细砂岩、豆状灰岩、生物灰岩、粉砂岩、页岩、油页岩、石灰岩、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豆状灰岩、白云岩、波痕、泥裂、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结核等。

变质岩:片岩、千枚岩、板岩、片麻岩、石英岩、大理岩、蛇纹岩、矽卡岩、角岩、混合岩。

工具:小刀,放大镜,稀盐酸等。

四、实验内容,方法与注意事项

主要分类及分析

(1)岩浆岩:

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长石、角闪石、黑云母、辉石、橄榄石。酸性岩浆岩中前几种矿物居多,而基性岩浆岩中则偏向于后者。也因此,在岩石的颜色上来说由肉红色--灰白色--黑色变化。

结构上来说,侵入的岩浆岩里面的矿物应该是较均匀的分布,岩石呈现块状。而喷出的流纹岩中会呈现一些流动构造;以及喷出的安山岩和玄武岩中会有气孔和杏仁状构造,这种特殊的结构构造也是它们的鉴定标志。

(2)沉积岩:

由于组成沉积岩的矿物都是经过了风化和搬运,所以一般来讲每种沉积岩在成分上相对较简单。沉积岩的划分就是根据成分划分的,泥岩、碳酸盐岩、石英(长石)砂岩。所以沉积岩就以某种成分为主(如以泥质、或以石英等)。

构造上沉积岩一般都呈现层状构造。当然如果手表本很小的话可能见不到层理而是块状的。

沉积岩还有一大特点就是生物的出现。尤其在碳酸盐岩里面贝壳等生物的出现很普遍,这是一大鉴别标志。

(3)变质岩:

变质岩是岩浆岩和沉积岩经过后期的高温或者高压过后,原来的岩石经过了成分和构造上的改造而形成。所以成分上来讲除了与前两种岩有相同的造岩矿物外还有一些比较特别的属于变质岩的专有矿物或者矿物组合。例如红柱石,出现红柱石的岩石就必定是低级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石榴石与紫苏辉石组成的代表高温高压环境的麻粒岩。

但手表本鉴别变质岩更主要的依据是其结构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变质岩很多都具有片状结构,也因此变质岩能以结构构造来命名为片岩、片麻岩等。

初中科学实验报告(精选 篇二

蜡烛吹不灭思考:

用力吹燃烧的蜡烛,却怎么也吹不灭。你知道怎样做到这一点吗?

材料:1根蜡烛、火柴、1个小漏斗、1个平盘

操作:1.点燃蜡烛,并固定在平盘上。

2、使漏斗的宽口正对著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对著火焰用力吹气。

3、使漏斗的小口正对著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宽口对著火焰用力吹气。

讲解:1.这样吹气时,火苗将斜向漏斗的宽口端,并不容易被吹灭。如果从漏斗的宽口端吹气,蜡烛将很容易被熄灭。

2、吹出的气体从细口到宽口时,逐渐疏散,气压减弱。这时,漏斗宽口周围的气体由于气压较强,将涌入漏斗的宽口内。因此,蜡烛的火焰也会涌向漏斗的宽口处。好范文 网www.xiexiebang.com>

科学实验报告 篇三

思考:

不许碰肥皂泡,你能让“脆弱”的肥皂泡不断地自己变得越来越大吗?

材料:

剪刀、吸管、圆纸筒、盆子、肥皂水

操作:

1、准备一些浓肥皂液,使吹出的肥皂泡不会轻易破裂。

2、用小剪刀在吸管的一端剪出4个同样深的切口,再将剪出的切条向后折。

3、用吸管有切条的一端吹出很大的泡泡来。

4、将卫生纸中间的圆纸筒一端用水润湿,迅速而轻巧地将肥皂泡放到浸湿的纸筒上,让肥皂泡稳稳地站在纸筒的一端。

5、在盆子中装入大半盆水,把圆纸筒没有肥皂泡的一端向下伸入水中。

6、慢慢向下压纸筒,直到纸筒的大部分都没入水中。

7、如果肥皂泡破裂就重复做一次上述步骤。

8、肥皂泡会越变越大,最后,“砰”地一声轻响,肥皂泡破了。

原因:

把纸筒向水下压时,筒内的空气受到水的压力,自身压力就会变大,使越来越多的空气渗进上方的肥皂泡中,将肥皂泡越吹越大。

科学计算实验报告 篇四

荆楚理工学院 数学建模与创新实验室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统计软件与建模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实验题目

实验 五

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

学生姓名

班级数学与应用数学

指导教师

习长新

实验日期

成绩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巩固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2.掌握用 sas 作假设检验的方法; 二、实验 任务:

1、

下面列出的是某工厂随机选取的 20 只部件的装配时间(分钟):。9,4.10,6.10,6.9,7.9,9.9,9.10,1.11,6.9,2.10,3.10,6.9,9.9,2.11,6.10,8.9,5.10,1.10,5.10,7.9

设装配时间的总体服从正态分布),(~2  n x,参数2,   均未知.(1)给出装配时间总体的点估计和 95%的置信区间,99%的置信区间;(2)是否可以认为装配时间的均值显著地大于 10 分钟?

2、装配一个部件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所关心的问题是哪一个方法的效率更高。

劳动效率可以用平均装配时间反映。现从不同的装配方法中各抽取 12 件产品,记录下各自的装配时间如下表所示:

两种装配方法使用的装配时间(单位:分钟)

甲法:

29 32 35 38 34 30 29 32 31 26 乙法:24 28 29 30 29 32 26 31 29 32 28 设两总体为正态总体,且方差相同。

(1)分别给出两种装配方法的平均装配时间的 95%置信区间;(2)请问两种方法的装配时间有无显著不同(α = 0.05)? 释 以上两个问题均要求写出必要的统计量和统计分布,并解释 sas 程序输出的结果。

三、实验步骤和结果,,(给出主要过程的文字说明,包含代码、图、表)

四、实验总结(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体会和收获)

附录

科学实验报告 篇五

实验课题:观察月相

实验目的:通过对月相的观察,使学生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养成长期观察的习惯。

实验器材:黄色彩纸(每组十五张)、剪刀(每组一个)

实验原理: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形状。

实验步骤:

1.对月亮在一个月内的变化进行观察并记录

2.根据记录用剪刀剪出不同时间月相的样子

3.制作月相规律图

实验现象:一个月中月相的变化规律是:初二向左弯,初八右半边明亮,十五月圆,二十二左半边明亮,二十八向右弯。经历: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

实验结果:月相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

实验课题:“环形山”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模拟试验,对“环形山”的成因进行猜测,养成学生科学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实验器材:沙子(每组若干)、注射器、胶管(每组一套)、重球(每组一个)、学生自己准备的用具

实验原理:环形山是流星、陨石撞击月球后留下来的。

实验步骤:

1.将注射器连接胶管并把胶管插入沙子底部

2.用力将注射器中的水推出,观察现象

3.用重球砸向沙堆,观察现象并记录

实验现象:注射器中的水会穿出沙堆,形成火山状;重球砸向沙堆,沙堆会出现类似环形山的凹坑。

实验结果:沙堆会出现类似环形山的凹坑。

实验课题:放大镜下的发现

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及其作用。

实验器材:放大镜、报纸、书本、树叶

实验原理: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像放大。

实验步骤:

1、用放大镜观察树叶,把看到的记录下来。

2、用放大镜观察报纸、书本,把看到的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物体比用肉眼看到的物体更大。

实验结果:放大镜可以把物体的像放大。

实验课题: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把物体放大了多少倍。

实验器材: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布、纸、邮票

实验原理:通过观察、记录和测量,可以算出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实验步骤:

1、把放大镜放在有格的纸上或放在书上,看看它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

2、用放大镜观察布、邮票的某部分,并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看看它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

实验现象:同一放大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一定的。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算出了不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实验课题:用放大镜观察晶体

实验目的:了解白糖、食盐等晶体的形状如何

实验器材:白糖、食盐、碱面、味精、玻璃片、放大镜

实验原理:在放大镜下能更清晰地看到晶体的形状。

实验步骤:

1、用放大镜观察白糖,把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2、用放大镜观察碱面、味精,并把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3、制作一些较浓的溶液,滴在玻璃片上,待水分自然蒸发后,用放大镜观察它们留下的痕迹,看看又是什么样的。

实验现象:在放大镜下看到的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有的像雪花,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

实验结果:每种晶体的形状都很规则。

实验课题:自制显微镜

实验目的:了解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实验器材:放大镜、挂历纸、剪刀、胶水

实验原理:一个放大镜能把另一个放大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

实验步骤:

1、上下移动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直到划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

2、用挂历纸卷成纸筒。

3、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放大镜固定下来。

4、试一试:做成后的显微镜是否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了。

实验现象:自制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实验结果:自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明显增加了。

科学实验报告 篇六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

所需器材:蜡烛、光具座和光屏

猜想与假设: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为实像与虚像

步骤:把可发光物放在距凸透镜比较远的地方,然后逐渐移近,观察成像的情况。物距大到什么程度成实像,小到什么时候成虚像,大概不同的凸透镜会有不同,要有一个参照距离才便于研究。实验原理 在物理上 凹镜和凸镜都是利用光的折射的原理成像

现象: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倒正 大小 虚实

u>2f f

u=2f v=2f 倒 等 实 ——

f

u=f —— —— —— —— ——

u

结论:

1、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一倍焦距以内是虚象,一倍以外是实象,不包括一倍焦距)

2、虚象同侧正,实象异侧倒

(虚象在同一侧,是正立的象,实象在异侧,是倒立的)

3、物小象变大,物大象变小

(物距变小,象变大,物距变大,象变小)

评估:上网验证,结论正确

应用:u>2f f

u=2f v=2f 倒 等 实 ——

f

u=f —— —— —— —— ——

u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

1、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可调电阻、电压表、电流表 各一个,连接导线若

干。以及被测电阻。2.实验步骤:

①电路连接: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的电阻两端。然后所有的器件都串联后接在电源上。②。闭合开关。

③记录电压表读数 u1,电流表读数 i1,调节可变电阻。在记录u2 i2,再调节可变电阻。再记录 u3 i3

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算出电阻

3、实验总结

洋葱内表皮实验报告(1)在载玻片上_滴一滴清水。

(2)用小刀切一块0.25平方厘米鳞片,用镊子撕下一层洋葱表皮。

(3)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并用镊子展平。

(4)盖上盖玻片不留气泡,并用红墨水或碘酒进行染色。

(5)观察:若视野中有黑圈说明有气泡,细胞重叠很多说明所撕的表皮太厚,需将装片重做,观察时两眼同时张开。绘生物图时,标线要与底边平行,明暗亮度用小点的浓密表示。

下表皮附近的叶肉内的叶绿体的数量比较少,可以透过较多的光线。

显微镜操作实验报告

1. 调节亮度:由暗调亮,可以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反光镜的角度。

2. 将临时装片在载物台上适当位置固定好。

3. 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使用粗准焦螺旋将镜筒自上而下的调节,眼睛在侧面观察,避免物镜镜头接触到玻片而损坏镜头和压破玻片。

4. 左眼通过目镜观察视野的变化,同时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移,直至视野清晰为止。

5. 如果在视野中没有被观察对象,可以移动装片,原则为欲上反下,欲左反右。

6. 如果不够清晰,可以用细准焦螺旋进一步调节。

7. 如果需要在高倍物镜下观察,可以转动转换器调换物镜。如果视野较暗,可通过1的方法调节;如果不够清晰,可通过6的方法调节,但是不可以用4的方法。

8. 使用完毕后,请调节转换器,使空镜头孔对着通光孔,将镜筒调至最低后装入镜箱。;

科学实验报告 篇七

一、创意说明:

实验是科学之母,才智是实验之子。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学会积极地动手动脑,在实验中学习、体会科学与真理,必定会为孩子的成长之路洒下一片更灿烂的阳光。我们大家都知道人、动物、鸟类都是用腿走路的,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玻璃杯虽然没有腿也可以走路,你相信吗?

二、实验材料:

玻璃杯1个、蜡烛1支、火柴1盒、玻璃板1块、厚书2本、自来水少许

三、实验步骤:

1、首先把玻璃板放在自来水中浸泡一下。

2、接着把玻璃板的一头放在桌子上,另一头用两本书垫起。

3、再次将玻璃杯的杯口沾一些水,然后倒扣在玻璃板的上端。

4、最后将蜡烛点燃后去烤杯子的底部和四周。

四、实验结果:

我神奇地发现倒立在玻璃板上的玻璃杯居然自己慢慢地从上面“走”了下来。

五、注意事项:

经过自己多次反复的实验,我发现两本书加起来的高度大约只要在5厘米左右,如果太高或太低的话,玻璃杯在“向下走”的过程中不会很自由顺利、很自然。

六、研究结果:

用蜡烛去烤玻璃杯底部和四周的时候,杯子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体积变大,装不下的空气就会往外挤,但是由于杯口是倒立着的,并且又被一层水封闭着,热空气出不去,就只能把杯子向上顶起一点,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杯子就自己慢慢地向下“走”了。

七、实验心得:

通过这个实验我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强盛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才成长的基因,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7篇《科学实验报告》,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32 8697
网站地图